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協助",共有21筆資料

3招協助父母辨真偽,避免被詐騙

長者遭遇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子女如何協助父母提高防詐騙意識?又該怎麼下載防詐App,並定期評估認知功能,避免因失智而落入詐騙陷阱?若父母不幸受騙而憤怒、悲傷、自責、愧疚,又該怎麼幫助他們走出陰霾?
2025-07-14

戒菸靠意志力不容易,醫師協助增3倍成功率

想戒菸卻常失敗?這是因紙菸、電子煙、加熱菸都含高度成癮性的尼古丁,研究顯示,單靠意志力戒菸不容易,成功率僅5~10%,但結合專業醫事人員協助、接受諮商與藥物等支援,戒菸成功率可達30%!
2024-05-13

肥胖與十大死因八項有關「協助代替歧視+輕卡健身操」改善肥胖與憂鬱

台灣2016至2019年成人過重或肥胖率近5成,國健署警告,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多達8項與肥胖相關,肥胖亦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住院和重症風險。然而,肥胖者憂鬱症風險高,打造健康體位要用對方法,醫師籲陪伴與支持、輕卡管理、健身操等行動能給減重者幫助。
2022-03-02

走出災難創傷,不同對象應有不同協助

台鐵太魯閣號事件造成了49人死亡與200多人受傷,還有許多由災難現場倖存的乘客。其實受災害影響的人不只是這些,某種程度而言,我們都是災害的倖存者。
2021-04-28

「霸凌、排擠」使孩子落單該怎麼輔導與協助?

女孩們間的小團體,不只是個性問題這麼簡單。青少女在人際交往上容易發展小團體模式,小團體可以帶來歸屬感,但同時也容易帶來框架,使得孩子裡外不是人。當團體間的猜忌愈來愈多,關係就會愈來愈惡劣,當某一方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較危險時,就會趕緊尋找班上的其他同學組成新聯盟,以避免自己落單。
2021-03-19

該如何協助「產後憂鬱症」的親友?家人或朋友的陪伴指南

懷孕分娩、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情。然而,生產時的痛苦、照護新生兒的筋疲力竭、體態的改變、與伴侶或家中長輩對孩子教養方式的衝突……等等,都可能讓這份喜悅變成一連串的壓力。有部分的新手媽媽在生產過後,會出現情緒低落或心情不穩定的現象,社會新聞上也時常報導,有些媽媽因產後憂鬱症而引發自傷、自殘或傷害孩子的悲劇,像是日前不幸身亡的日本女星竹內結子,就疑似產後憂鬱症而輕生,留下八個月大的孩子。究竟該如何察覺周圍是否有產後憂鬱的親友?並協助她們遠離憂鬱漩渦?
2020-09-29

從美國電子煙傷害借鏡:別再相信電子煙可協助戒菸!

美國爆發電子煙相關肺傷害(EVALI)疫情的最新數據,已確認電子煙奪走47條人命,嚴重肺部疾病通報逼近2300人。美國川普總統上週五親上火線主持電子煙危機高峰會,企圖補救及安撫530萬吸食電子煙青少年的家長們恐慌不安,但在電子煙商的抗議與威脅下,川普一改9月11日公開宣示只「將全面禁止加味電子煙」,立場模糊不明,令美國醫藥公衛界失望。
2019-11-29

走不出失戀、分手的低潮,學校諮商輔導中心能協助什麼?又該怎麼陪伴他走出憂鬱?

今年大二的允菲自從分手後,一直走不出被劈腿的陰影,尤其聽聞前男友和系上學姊在一起後,便日日以淚洗面、難以入眠。姊妹淘巧雯看了擔心不已,主動向學校諮輔中心的輔導老師尋求協助,後來,允菲在巧雯的陪伴下,每週固定到諮輔中心報到,終於逐漸走出失戀陰霾……
2018-05-02

一通電話,協助產後憂鬱症母親

新的研究指出:同儕的電話支持,有助於降低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該研究發表於《高級護理》期刊,研究同時指出,同儕的社會支持也有助於生產後到2年間出現憂鬱情緒的母親改善症狀。
2018-03-13

協助關節炎患者,遠離憂鬱症,找回生活重心

退化性關節炎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由於行動不便,患者易有憂鬱症。到底該怎麼幫助患者調適情緒,找回生活重心!
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