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醫師",共有153筆資料

癲癇發作,怎麼辦?醫師提點發作前,可能出現的8個前兆

拜醫療進步所賜,絕大部分癲癇症患者可透過藥物、手術或其他治療達到完全控制成果,因此交通部也有條件放寬考取汽機車架架限制。醫師提醒,癲癇發作前常見頭暈、心悸等徵兆,及早就醫治療,能有效降低傷害。
2021-02-18

想用「消脂針」治療雙下巴,擔心笑容不對稱? 整形外科醫師為您解惑揭真相!

許多女生明明不胖卻有雙下巴,想去醫美打消脂針卻擔心可能導致臉部笑容不對稱,究竟消脂針成分是什麼?費用多少?術後有無副作用、恢復期多久?一次告訴妳!
2021-02-07

冬至進補吃十全大補湯、羊肉爐、麻油雞又怕胖?營養師教你有效補身不負擔

不少人會利用冬至進補調養,但吃完補湯又吃湯圓恐怕腸胃會抗議,究竟如何輕鬆補身不負擔?素食者又該如何進補?
2020-12-16

中秋節烤肉、吃月餅,喝什麼飲料才能解油膩與脹氣?中醫師傳授DIY消脂茶

中秋節吃月餅、柚子、烤肉,享受美食之際,除了得小心吃下過多熱量以外,也要注意造成腸胃負擔和傷害。每次烤完肉,都會脹氣不舒服嗎?原來只要避開產氣食物,掌握進食順序,就能緩解胃食道逆流、控制體重!想要兼顧美味和營養?烤肉配什麼飲料才對?快跟著中醫師DIY自製消脂茶,消脹氣、還能解便祕!
2020-09-28

熱感冒頭痛、腸胃不適,中醫師傳授這兩招助排汗

夏天高溫難耐、秋天秋老虎發威,許多人為了消暑,一進入室內就吹冷氣、大口吃冰或喝冷飲,隨後便出現咳嗽、鼻塞、流鼻水、咽喉痛、口乾、頭昏、四肢無力、倦怠等症狀,甚至伴隨頭痛、全身痠痛、沒胃口、腸胃不適等,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以中醫觀點來看,即為「中陰暑」,也稱為「熱感冒」。若民眾不慎罹患熱感冒,可以透過穴位按摩或小兒推拿手法來緩解不適,不過,最好先了解相關注意事項再進行,才能有效改善症狀。
2020-09-17

50歲開始就要預防失智!用飲食、運動和睡眠,讓大腦凍齡

過了50歲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多項研究均指出,飲食型態較佳、有運動的銀髮族,其腦容量較大、認知能力較佳;而體型肥胖(BMI≧30)、腹部脂肪較多者,其腦容量較小、罹患失智症機率較高;睡眠品質不佳(少於5小時或大於10小時)也較易有較差的認知功能及憂鬱的風險。因此,董氏基金會提倡「無齡世代運動」,呼籲民眾從50歲開始,超前部署,透過吃、動、睡三要素,延緩大腦萎縮的速率,讓大腦凍齡,突破年齡限制!
2020-09-01

和落枕說Bye Bye!醫師教你伸展護肩頸

「落枕」又稱「失枕」,是急性的頸部肌肉拉傷,典型症狀是頸部僵硬疼痛、脖子無法靈活轉動,無論是側轉、前俯、後仰都感覺很困難。想要緩解「非疾病期」的落枕不適,快跟著專家學習三招伸展動作,放鬆硬梆梆的肩頸肌肉!
2020-07-20

夏天想消暑、防感冒,跟著中醫師養出不怕熱體質

冷氣、電風扇、冰品、西瓜……,在夏天,一樣都不能少!但出入溫差十幾度的冷氣房與戶外,沒幾天,接踵而來的就是頭昏腦脹、頭痛、肩頸僵硬,甚至發燒。究竟這是感冒,還是中暑?要看醫生,還是好好休息就能痊癒呢?
2020-07-14

小心新冠肺炎夏季仍蟄伏!濕性體質者必學的2招中醫抗疫法

新冠肺炎至今沒有解藥,中國在大規模爆發疫情時,遂以中藥做為第一線治療用藥,沒想到有效率竟高達9成以上。在這些經驗之後,中醫對於此病毒的特性認識更深,累積了一些心得。以下請到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新世紀中醫診所郭哲彰院長,來為我們解析在中醫眼中,新冠肺炎病毒的特點為何?在疫苗、藥物未上市之前,如何透過「排濕」來強化抗病力?
2020-07-07

青草茶、苦茶、西瓜汁、愛玉冰、綠豆湯、冬瓜茶、酸梅湯……11種退火飲品,喝對了嗎?

炎炎夏日,頭昏身軟、沒有胃口,有些人會趕緊喝杯冰涼的24味涼茶或青草茶消暑氣。但有些人喝完沒多久,就開始肚子疼,到底古早味的清熱消暑茶飲,怎麼喝才對?
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