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避",共有213筆資料

3檢測,讓銀髮族防範「肌少症」與「衰弱症」,避免跌倒而臥床失能

許多民眾都以為年紀大了駝背、走路緩慢、手無力是正常的事,事實上,除了骨質疏鬆症以外,年長者若出現走路速度越來越慢、瓶蓋無力轉開、毛巾總是擰不乾、體重減輕、小腿肚瘦成像鳥仔腳一樣,可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而是衰弱症和肌少症悄悄上身,可能增加跌到、臥床、失能的風險!該如何預防?本文提供三個小方法,民眾不妨在家自我檢測,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提高警覺!
2020-02-14

提早搶救孩子狹窄的牙弓,能避免暴牙、戽斗或咬合不正而要矯正牙齒?

不少父母因孩子出現暴牙、戽斗、深咬、錯咬等牙齒咬合不正的情況,而帶孩子進行牙齒矯正評估時才發現,孩子有「牙弓狹窄」的問題,但因太晚就醫,已錯過擴張牙弓的黃金期,為了矯正歪斜的牙齒,不得不拔上下排共4顆牙,讓暴牙或參差不齊的牙齒能有空間歸位。牙醫師建議,當小朋友長出第一顆恆牙(約6歲)後,2年內要定期看矯正牙科,才能及時利用「牙弓擴張術」來擴張牙弓,以便保留牙齒,進行後續的牙齒矯正與治療......
2020-02-11

起床就排隊買口罩和消毒液?3招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焦慮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總計全球已有三萬多例確診,超過六百人死亡,其中包括最早公開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醫師。不少民眾擔心SARS悲劇重演,不只搶購口罩,連宣稱有殺菌效果的漂白水、酒精和乾洗手液都銷售一空。儘管疾管署緊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天天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狀況,並採行口罩實名制,透過Line官方帳號「疾管家」等方式安撫民心,還是有許多民眾擔心被感染、買不到口罩,而感到焦慮無助,有些長輩甚至把自己關在家裡、足不出戶,究竟該如何檢視自己是否「過度焦慮」?又該如何緩解其伴隨而來的負面情緒呢?
2020-02-07

避開7大壞姿勢、看診時這樣描述,遠離3C上癮帶來的酸痛

台灣復健醫學會針對國人酸痛問題進行調查發現,96%以上的民眾,有肌肉關節疼痛的經驗。而yahoo奇摩健康發布的「2018年台灣健康大調查」,在十大困擾症狀排行榜上,以「肩頸腰背酸痛、全身酸痛」名列第一。在18〜35歲的年齡層中,有「全身痠痛」困擾的就占了33%,這和現代人過度倚賴3C產品,又長時間維持錯誤姿勢,脫不了關係,也讓椎間盤突出、骨刺,更容易報到。避開錯誤姿勢、看診時用對方法描述,更有利醫生判斷及對症治療……
2020-02-05

吃對食物,能預防武漢肺炎!老人更要避免缺乏這個營養素

武漢肺炎鬧得人心惶惶,除了正確洗手、戴口罩外,更要「均衡飲食」,顧好免疫力!英國肯特大學2016年發表於《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的研究指出,均衡營養的飲食是增強免疫力及抵抗力,並降低感染風險最務實的方式之一。董氏基金會建議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每一類食物多樣化,一天吃的食物種類要15種以上(不含零食、糖果、飲料等);但要避免只攝取某一類食物或加工食品。
2020-02-04

選舉倒數!和親友政治立場不同,如何避開紛爭?這樣做緩解「選舉症候群」!

選舉進入最後倒數階段,「你要投給誰」似乎成為許多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然而,關係再好的親友、情侶或夫妻,碰到政治立場不同調,很有可能因此翻臉!假如政治立場和婆家不同,該如何避開爭吵點?避免出現「選舉症候群」,該怎麼做(2022.11.14更新)?
2020-01-08

刷牙太用力、愛嚼冰塊更傷牙,快避開傷害牙齒的壞習慣!

蛀牙、牙齦萎縮可能不是你偷懶沒刷牙,而是你太「努力」刷牙!喝飲料千萬別嚼冰塊,小心琺瑯質正逐漸消失中。這些牙齒保健的常識你都瞭解嗎?
2020-01-02

高以翔猝死帶來的警訊:做到這4點,猝死也能預防!

藝人高以翔驚傳「心因性猝死」,消息一出,震驚各界。經紀公司指出,高以翔前陣子為了拍電影,才做了身體健康檢查,報告顯示沒有問題,也從沒聽過他有心臟問題,意外發生前也沒有任何預兆,沒想到年僅35歲就驟然離世,讓不少人一陣唏噓!醫師表示,沒有三高、有運動習慣、身體健康的民眾,還是有可能因為先天性的心臟功能不全,而誘發猝死。究竟該如何確認自己是否有先天心臟功能異常的毛病?又該如何預防猝死?
2019-11-27

愛在IG、臉書放閃?3招避免掉進社群媒體的比較漩渦

3C世代,幾乎每個人都有用社群媒體的經驗,你是否曾在發生一件覺得自豪的事之後,盤算著要怎麼在社群媒體上呈現?又在發布後,將它不斷編輯或刪除?在某種程度上,社群媒體帶來一種「生活美好」的假象,用戶為了要維持光鮮生活的常態,處心積慮的表演,並迫使用戶將修飾過後的自己與他人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究竟該如何避免社群媒體帶來的比較心態?
2019-11-05

醫美除眼袋搞懂5關鍵,避免後遺症、效果更持久

熬夜追劇、打電動或睡眠不足,易讓眼袋、淚溝提早出現?假如多補眠、按摩、冷敷,能讓眼袋消失嗎?怎麼透過醫美整形手術來消除眼袋、淚溝、黑眼圈?可能產生哪些風險?術後又該怎麼保養,才能預防眼袋與淚溝再生成?
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