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認同",共有12筆資料

現場觀看體育比賽可提高幸福感、減少孤獨感

10月初剛結束的杭州亞運,台灣選手表現亮眼,你有喜歡的運動項目或支持的選手嗎?研究指出,觀看各類型的現場體育賽事,能增加社交互動、形成族群認同和歸屬感,可提高幸福感,並減少孤獨感。
2023-10-27

人人都是網紅,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實現自我價值?

藝術家安迪沃荷說過,每個人都有15分鐘成名的機會。隨著3C產品和智慧載具普及,網路社群數量爆發,意外帶動網紅經濟蓬勃發展。根據人力銀行網站調查,超過5成上班族曾想過要當網紅,8成的人會收看網紅影片;事實上,不只成人,許多孩子成天滑著手機尋找新鮮事,深怕自己與流行話題脫勾,似乎也失去了自我認同。身為父母,最好以身作則,安排時間陪伴孩子一起讀一起看,選擇適合的網路資訊,也讓孩子透過與人有真實溫暖的互動,回歸現實生活,找回真正的自我價值。
2019-07-12

不用花錢坐牢度假,擺脫壓力從接納自己開始!

南韓近年流行極端減壓的「坐牢假期」,選擇付費「入獄」、交出手機,把自己鎖進監獄,藉以擺脫狂躁的心緒與生活壓力。被生活的沉重壓力包裹與社會眼光束縛的人,除了極端的作法,還能如何跳脫?又該如何看見自我,找回身與心的平穩,遇見真實的自己?
2019-03-14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親子關係,為何會「愛」得如此有壓力?

每逢年節聚會,親戚朋友常會團聚在一起,長輩的問話總少不了:「這次考試第幾名啊?」、「考上哪間大學啊?」、「有沒有交女朋友?」、「目前在做什麼工作啊?」相信大家對這些問題都不陌生,而當我們沒有辦法給出一個讓自己或親戚滿意的答案時,多數人可能會感到煩躁、焦慮。這種無形的壓力其實正存在於我們生活中許多地方,其所造成的影響可能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2018-07-20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父母想掌控孩子的人生,要的是什麼?

「媽,妳到底還要我死幾次?」一句赤裸卻如此痛心的話從孩子口中道出,或許讓人看了覺得很不舒服,但這些不舒服就真實發生在這些孩子身上。公視自製教育主題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7月7日首集〈媽媽的遙控器〉一播出就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劇中媽媽獲得一個神奇的遙控器,只要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她就會按下遙控器將時間倒轉。不少觀眾看著劇中主角小偉對已經安排好、無力的人生感到絕望,連自己的生死都無法掌控的無奈時,都會不解為何狠心的媽媽仍不願放手,堅持要孩子照著她希望的方向走?
2018-07-20

「懷舊治療」緩解老年憂鬱症

老年人是憂鬱症高發病率的族群,隨著人口快速老化已成為日益關注的問題。老年憂鬱症是指憂鬱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主要特徵為精神不振、焦慮、遲緩和身體不適。美國心理學會2004年的調查指出,美國老年憂鬱症的患病率約20%。而浙江中醫藥大學調查發現,中國約有13.5%至33.5%的老人出現憂鬱症狀。
2018-06-08

人際關係,我很在意!

青少年很在乎得到同儕間的認同感,如果遭到排擠,協助他去除不受歡迎的負面特質,讓他盡情享受人際關係的樂趣。
2018-04-18

開心果不怕被嘲笑?錯!其實他們只是重感情、不想傷和氣,難道為了融入團體,只能一直被挖苦,繼續苦水肚裡吞嗎?

「你這麼蠢,不意外啦!」、「欸少吃一點啦,你都這樣胖了!」這些聽起來飽含貶抑的言論,照理來說,應是相當不喜歡一個人才會脫口而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卻是朋友之間最常出現的交流方式。在一群朋友中,幾乎都會有一個人必須擔任開心果的角色,彷彿他不會受傷、無論怎麼開玩笑都不會生氣,但事實上,他也許很在意這些玩笑話,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像是身材圓潤的潔明就曾因圓滾滾的身材,被姊妹淘戲稱為小叮噹,忍了好久的她,終於在一次聚會中表達不滿,沒想到卻被大家以「唉唷,開玩笑而已,何必這麼認真!」為由而被忽視,到底該怎麼告訴朋友,自己其實不喜歡被嘲笑的感覺呢?
2017-07-28

被討厭還是迎合人?如何做自己

大多數人希望在群體裡受歡迎,害怕被討厭或被排擠,因而努力地迎合他人,不敢做自己,只是,長期配合或隱忍,內心又會感到委屈,到底在人際互動上,該如何拿捏分寸,才能有好人緣,也讓自己感到自在?
2017-04-10

兒童期性別認同障礙症

青春期前的兒童,若對本身性別感到質疑與不適當,家長應警覺,是否已罹患兒童期性別認同障礙症。憲兵司令部原訂的「憲兵兵員甄選實施計畫」中,明文將「性別認同障礙(同性戀)者」列為限制條件,同性戀團體不甘遭受歧視而走上街頭、陳情抗議,同性戀的話題因此再一次引起社會大眾廣泛討論。
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