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生活",共有184筆資料

退休生活因喪偶喪親跌谷底,10招走出憂鬱、重拾對生命的熱情

緹娜的退休生活因父母和丈夫相繼過世而變得支離破碎,幸運的是周遭的人給了愛與支持。她試著跨出家門,擔任志工,在幫助別人時找到自我價值與新的人生目標。面對喪偶、喪親等逆境,專家建議10招培養退休復原力!
2023-11-23

職業地位高退休後易適應不良,專家建議5招化解

工作可帶來成就感,能展現自我價值,但退休後頓失舞台易感到失落,尤其高社經地位、工作成就高的人,退休後更易適應不良。家人想給予協助,也常遭到拒絕。想自在享受退休生活,專家建議從5方向調適與經營!
2023-11-23

近1/3退休者有憂鬱症!提早退休準備、學習自我接納,能減少憂鬱!

研究指出,28%的退休人員有憂鬱症,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廣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出版《退休後,我會去找你》新書及「接納,心不受限」老年憂鬱防治宣導影片。呼籲民眾累積退休復原力,實踐樂齡生活、掌握退休主控權。
2023-11-01

七十歲的背包客

六月正值畢業季,校園滿溢著「夢想藍圖、我的未來不是夢、夢想啟程」等激勵畢業生展望夢想的氣息。然而,夢想並非年輕人的專利,中高齡者同樣能擁有與實踐夢想!葉金川50幾時就開始列夢想清單,每年生日以完成夢想來為自己慶生。
2023-05-20

都市人的農場夢—我的開心農場

你曾想當假日農夫嗎?葉金川分享種蔬果等園藝對他來說,是罹癌後美麗的偶遇,整修農舍與農場、種植農作,投注很多金錢和精力,但感受到生命成長的奧妙,帶來很多驚喜、豐富生活的視野,其帶來的成就與滿足應是無價!
2023-04-24

想幸福快樂 提高生活滿意度?今天開始設定目標

3月底剛結束的世界棒球經典賽中,奪下最有價值球員的大谷翔平,在17歲時就寫下人生目標,並督促自己一步步努力前進。擁有目標可以讓我們充滿幹勁、渴望達成,根據一項發表於《幸福研究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目標感較弱的同儕,目標感更強的青少年比較快樂,生活滿意度也較高。
2023-04-06

年輕人受新冠疫情影響,變得更情緒化和降低抗壓性?3招幫孩子調適回歸群體生活

新冠病毒不只影響身體症狀,研究指出,新冠疫情盛行可能讓年輕族群人格特質變化,變得更情緒化,更易感受到壓力,合作性、信任感和責任心都較低。當疫情減緩要回歸社群互動,專家建議3招幫孩子調適回歸群體生活!
2022-12-07

4招預防失落引發老年憂鬱,助高齡者心力肌力UP、迎向樂齡生活!

老化過程必經的「失落」是引發老年憂鬱症的風險因子。及早辨識出有身心健康風險的年長者,給予社會支持,能幫他們度過喪偶喪親的悲痛。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廣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出版《「老得好」:人生冬天的景緻》書籍,並邀樂齡阿嬤王滿嬌與樂活大叔王中平拍攝「心力UP、肌力UP」樂齡運動紓壓宣導片,提醒民眾提升心力與肌力,預備與學習面對老年生活。
2022-10-26

退休後不想當「大型傢俱」,怎麼讓生活多點樂趣?

陳先生三年前退休,期待能陪家人、享受生活。沒想到快70歲了,越來越發現自己不受歡迎,妻子嫌棄自己是家中路障,孩子也成家立業各自忙碌,甚少一起相處。過去辛苦打拚,好不容易可享天倫之樂,怎麼現實和理想差距這麼多?
2022-10-23

漂亮為何變罪過?遭職場霸凌 抹黑,心理師教這樣見招拆招

超過七成上班族曾遭職場霸凌,其中不乏漂亮女職員或職場新鮮人因追求者眾,被抹黑為私生活很亂,或被主管同事影射其流連夜店,以致工作表現不佳……面對詆毀該怎麼回應,才能避免流言擴大?看諮商心理師怎麼建議。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