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生活",共有184筆資料

不想追著餵飯,如何讓小學生學會生活自理

對許多祖父母而言,孫子女就像是手中肉、掌心寶,必須百般呵護,但寵溺的下場,可能讓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總是幫小孩洗澡、摺衣服,不讓孩子有學習、做家事的機會,未來上大學,若必須到外地住宿,就可能適應不良,假如情況遲遲沒有改善,甚至可能影響到婚後的家庭生活。到底孩子上小學前,該學會哪些生活自理能力?就請專家分享小撇步,讓爸媽一步一步教孩子養成自理生活的好習慣。
2019-03-28

別抓著孩子過生活,50歲後提早準備人生下半場

當兩人結婚後,要互相扶持照應的甜美承諾,不知不覺在光陰與現實中磨損,有些父母無形中將生活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將孩子遞補為伴侶的角色,不自覺的成了別人口中指控的「控制狂父母」,讓孩子感到龐大壓力,不時想逃。如何避免這一切,不靠孩子刷存在感,有些事你現在可以先明瞭……
2019-01-02

開創新生活,退休你想怎麼過?

「退休」,代表人生就此休息、停滯不前嗎?其實不然,也許你能像蘇俊郎一樣,取得罕見的攀樹證照,到處做動植物研究,或像家庭主婦徐羅蘭,因蛋糕意外拓展退休後的人際關係,或向林麗華看齊,繼續回學校唸書、進修,開啟人生另一扇嶄新之門!
2018-12-30

常閃到腰,哪裡出問題

有些人可能彎腰綁鞋帶、打噴嚏或起床時,稍微不慎就閃到腰。閃到腰是體質虛或脊椎退化的警訊嗎?易閃到腰者哪些姿勢要避開?想要早日康復又要注意什麼?
2018-12-24

性生活不協調,只能分手嗎?

「感情之中,難道沒有性生活,就維持不下去嗎?」鮮少有男性可以拍胸舖說,自己只要精神式的感情生活!「性」與「愛」是愛情中相輔相成的重要元素,如果性生活不合拍,對情侶們的感情也會造成影響!但性生活不協調,溝通後會改善嗎?該怎麼一起努力呢?
2018-11-30

做志工找回生活重心,趕走退休症候群

離開職場後,退不而休,成為志工回饋社會,是不少人的夢想,但退休時已是中高階主管的樂齡族,面對退休後「沒有頭銜」的狀況,又該如何調整心態,踏出舒適圈,順利地找到能發揮的舞台?不妨看看過來人的經驗,或許能幫你更快找到平衡退休生活的方法。
2018-11-29

退休後,如何轉變心境?4步驟讓自己勇敢追夢

不論是到社區或海外做志工,享受「施比受更有福」的快樂,還是嘗試過去一直想學卻沒機會碰觸的芭蕾舞或薩克斯風,亦或是安排一趟夢想已久的旅行,都是「自我實現」的一種體現。很多人會建議退休後頓失重心的人勇於追夢,做個夢想實踐家,但專家指出,「夢想」不一定是完整、龐大的計畫,只要實踐時能感覺快樂,就能讓日子過得圓滿又充實……
2018-11-29

大學新鮮人不適應校園生活,該怎麼辦?

開學兩個月,剛升上大學的新鮮人,面對有別於以往的讀書環境、學習方式及同儕關係,是否已適應了?根據《美國心理學會》2018年9月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八個工業化國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大學新鮮人表現出符合診斷的精神疾病症狀。
2018-11-21

預防肌少症,中年就該開始從飲食、運動下手!

過馬路氣喘呼呼,不能在綠燈前走到馬路另一端;洗完澡後,想將毛巾擰乾掛起,卻發現怎麼都擰不乾,水滴滴答答落下;時常不小心跌倒,甚至骨折住院……,這些都是許多退休族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老年時候因為肌力下降,做這些生活小事都心有餘而力不足,該怎麼過美好的老後生活?不想當「下流老人」,現在就開始養肌力吧!
2018-09-04

老後生活,如何過得幸福健康?

你知道嗎?研究發現,懂得禪修或冥想靜坐的法師和修女,海馬迴記憶功能特別強,比較不容易失智。想要幸福終老,光是身體健康是不夠的,心理健康、精神愉快更是活躍老年的關鍵,而且不要等開心的事找上門,而是要主動尋找開心的事……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