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演員湯姆克魯斯有閱讀障礙,無法快速讀懂腳本,但他改以和導演、製片聊天的方式了解劇情,演出時則請助理讀劇本給他聽,成功詮釋角色。可見,即使有學習障礙,只要找到適合的策略,依然能發揮潛力,學得好、學得快樂!
大部分的孩子只要心智成熟加上適當教學,就能跟上學校的學習進度,但對有學習障礙的孩子來說,由於大腦神經功能與一般人不同,因此在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能力出現問題,以致學業表現不佳。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洪儷瑜強調,學習障礙是生理原因而使聽說讀寫算的能力有明顯的困難,不是因為智力不足、感官缺陷、學習方法錯誤或缺乏學習等因素造成學業表現不佳。
學障兒可能每一科成績都明顯落後,也有可能某些科目成績很好、某些科目落後,必須視孩子在哪方面的能力出現困難而定。台北市西區特教資源中心主任羅心美提醒,一旦發現孩子各科表現差異很大時,要多留意其在學習上是否遭遇困難。
教導學障兒
「勤能補拙」非良方
許多父母在孩子某一科成績落後時,會想送孩子去補習,但對學障兒來說,「勤能補拙」絕非良方。羅心美主任根據輔導學障兒的經驗,認為這些孩子「不是多寫、多背、多練習」就能學得好,若能依情況適時減量、在量中求品質,反而會學得更好。
*本單元配圖為設計攝影,純屬情境模擬。
當家長一直以「勤能補拙」的觀念來督促孩子用功,卻得不到好成績時,洪儷瑜教授也發現,這反而讓有學習障礙的孩子覺得「努力無效、勤不能補拙」,產生反抗學習的心態,甚至變得自卑、叛逆、放棄學習,這些都是師長最不樂見的反效果。
曾有一個孩子,國小低年級時,家長請家教在月考前一周天天來幫孩子複習準備考試,成績大約80、90分;到了中年級,月考前一個月開始準備,成績勉強維持70分左右;升上高年級,天天加強,成績卻在平均數以下。因為孩子課業表現不好,家長帶孩子參加洪儷瑜教授的閱讀評量,結果發現小六的孩子,卻只有小二的閱讀能力。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不認真,洪儷瑜教授澄清,有些孩子不是不努力,而是「用功過度」。這也顯示家長常將遇到困難、努力不夠和學習障礙混淆。她提醒,當孩子花很多時間學習,成績卻毫無起色時,代表孩子的問題不是一般人的困難,建議趕快做評量、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