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電梯間遇到12樓82歲的陳家奶奶。陳奶奶是宜蘭人,老伴過世後,一個人住在鄉下。去年,孝順的媳婦擔心她在老家沒人照顧,貼心的接來台北跟兒孫一起生活。奶奶行動比較緩慢,但手腳還算靈活,早上都會下樓來倒垃圾。遇到鄰居,也會熱情地打招呼。但,最近好一陣子沒看到她。
我問:「奶奶,怎麼好久不見了?!」
奶奶說:「我回鄉下住了,這裡住不習慣。」
問她:「怎會不習慣?有媳婦服侍很好啊!」
奶奶小聲地說:「不好!每天好像廢人一樣。」
一問之下,才知媳婦對她照料得無微不至,每天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一點家活也沒給做,就怕她累著了。奶奶在台北人生地不熟,整天除了坐在沙發看電視以外,哪兒也去不了。奶奶說,住在這裡不僅像廢人,也像犯人。後來,連平常倒垃圾的工作,兒子都搶著去做。最後,她實在受不了了,才「逃」回鄉下,自己煮食、種菜、養雞,還可以跟鄰居串串門子,感覺又活了過來。
孝順需知父母心
同一社區,隔壁棟也有一位張奶奶,81歲了,天天忙得不亦樂乎,常常一個人出外旅遊。每次她眉飛色舞的說搭火車環島、當背包客自由行的故事,鄰居們都羨慕不已。奶奶還說,她想去體驗滑翔飛行傘的滋味。
我問:「家人不擔心嗎?」
張奶奶說:「不會,每次出遊前,我都會跟兒子一起研究行程,媳婦也會幫忙打包衣物、備用藥品。在外地,我每天都會傳照片、發訊息回家,還跟孫子視訊,家人很安心。」
張奶奶在家時,也會操持家務。她負責買菜,洗米、備菜,等媳婦下班回來下鍋。平時也會燒一些拿手菜,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媳婦常常讚美婆婆真好,說家裡沒她真不行,讓她聽了好開心。張奶奶還去教會學吹陶笛,有時會看到她坐在溪邊,吹著動聽的老曲子。
讓長者有價值感,能減少憂鬱、失能問題
同樣是奶奶,卻有不同的生命故事,哪一個才是多數老人家喜歡被對待的方式,其實不言而喻。
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說,人是「意義性的存有」。不管年老、年少,活得有價值、有尊嚴,才會讓人有存在感,有真正活著的感覺。
價值感,簡單說,是一種被需要的感受,尊嚴,是可以自我抉擇和自由行動。老年生活最不堪的是,被看作無用、累贅,很多人因而鬱鬱寡歡,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動力和意願。
研究顯示,「無用感」是老年憂鬱的成因之一。依據老年學家特蕾莎(Teresa E. Seeman)等人在《老年學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發現,感覺「有用」比「無用」的老人,平均多活了七年,並且較少產生憂鬱、失能問題。
芝加哥拉許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教授亞隆(Aron Buchman)的研究發現,做家事,可以讓老人家的腦袋更靈光,不容易得到失智症。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的資深研究員安妮(Anne Corbett)指出,平時從事日常家事活動的老人,可以減少45%以上的罹病風險。
如何增加老人家的有用感
老人「有用感」從何而來?依據法國網路雜誌《老人天文台》(l'observatoire des seniors)2020年所蒐集的資料顯示:
87%來自親人的讚美和肯定
72%來自社會參與活動
64%來自自由外出
63%來自打扮自己
58%來自自己料理生活
43%來自身上有錢購物
42%來自參加戶外活動
39%來自網路連結
事實上,「閒閒沒事幹」不是老年生活的最好選擇。即使,老人家做事不是那麼利索,也不應被剝奪獨立自主的能力和機會;即使,年紀很大,行動緩慢,在尊重她/他們意願下,也可以讓她/他們從事一些簡單輕鬆的工作,例如:折疊衣服、擦拭桌椅、填寫家庭待辦事項清單、剪裁優惠券、蒐集時事資訊、幫忙準備晚餐、去雜貨店買生活用品、一起去菜市場等等,讓她/他們覺得有被需要的感覺。(本文轉載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老年憂鬱防治網站專欄」孩子,我是「老人」,但不是「廢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