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可怕在於初期無明顯的症狀,以及合併症常伴隨而至,造成身體與生活沈重的負擔。現代醫學科技發達,只要作好血糖與血壓控制,可以有效地預防合併症的發生。隨著物質文明進步,國人平均壽命延長,糖尿病,尤其是第2 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也快速增加,為能擁有優質的晚年生活,如何預防、診斷與治療已成為糖尿病防治非常重要的課題。由於糖尿病是無形殺手,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而疏忽了早期診斷,導致在初診斷為糖尿病的病患中,已有1/4的人罹患糖尿病慢性合併症,因此要如何達到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實有加以檢討的必要。
怎樣就算是罹患了糖尿病呢?目前分析發現空腹時的血糖值若超過126毫克/100毫升,或飯後兩小時的血糖值超過200毫克/100毫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其他合併症的發生機率就急速上升,也因此在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糖尿病學會重新修正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只要空腹時的血糖值超過126毫克/100毫升,就可診斷為糖尿病。與過去採用飯前超過140毫克/100毫升的標準有所不同,因而可以提早診斷。
血糖長期控制的好壞是否與慢性合併症有關,在過去並無大規模的研究,但從最近在英、美等國長期大型的研究已經証明良好的血糖與血壓控制,可以有效地預防50~80%合併症的發生,值得我們加強糖尿病及其合併症的監測與治療。
另一方面,糖尿病是終生的慢性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不論是使用飲食、運動、口服降糖劑或胰島素控制,稍不留意或多或少都會經歷輕微或甚至昏迷的低血糖反應,或是急性高血糖合併症如糖尿病酮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造成對生命的威脅,值得大家警惕。
糖尿病的合併症主要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分述如下:
糖尿病急性合併症
反應性與相對性低血糖
低血糖頗為常見,通常在藥物與飲食、運動配合不好的時候,就會有低血糖的症狀。其他的狀況,如患腸胃疾病或延誤餐飲時間,或運動過度都有可能導致低血糖,使用胰島素注射的病人若局部運動劇烈,也會促使胰島素在局部吸收加快,造成血糖快速下降。另外在肝醣貯存不足或糖質新生功能不足時,如肝、腎機能不良,酗酒或有嚴重心臟衰竭、敗血症,也可能導致低血糖。在糖尿病初期或者是一些較肥胖的病人,因體內有胰島素阻抗性的存在,往往在飽餐一頓以後,體內釋出大量的胰島素,使葡萄糖吸收、利用增加,在飯後3~4小時反而會有低血糖的現象,稱之為反應性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