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吃出健康

別把飯菜全裝進大碗公!飯菜分離好吃又少油

早年臺灣多為吃飯配菜的分離式吃法,但現代人漸漸習慣「飯菜混合」的餐點,例如:滷肉飯、炒飯、炒麵、羹麵、義大利麵、焗飯、燴飯、湯麵等,易將醬料、湯汁連同主食一起吃下,攝取過多油糖鹽與熱量。董氏基金會觀察小學午餐用餐情況,發現多數孩子盛裝午餐常用「未分隔的便當盒」或「碗公」,讓飯菜吃到後來混在一起,看不出、吃不出是什麼菜餚和味道,還可能帶來7點不良影響……
2018-11-13

更年期健康養生藥膳

從食物改善體質,最容易下手,把更年期的養生藥膳融入生活,變成餐桌上的佳餚,不但溫和、滋養,更能益氣補血、除煩解躁。許多更年期的婦女在生理、心理上常會面臨某些轉變,如頭暈、目眩、耳鳴、潮熱、心悸、出汗、失眠、煩躁、易怒等症狀,或是一些與經期改變有關的現象,如亂經等。這些症候常因人而異,不是絕對的,主要和生活環境及個人體質有關。對於生活較悠閒,重視個人生活品質且生性較憂慮者,症狀會比較明顯,尤其是心理的壓力,害怕失去女性原有的嬌艷和媚力,更常扮演關鍵性的角色;然而,對於工作忙碌且擁有自我舞台的女性,症候則較不明顯。
2018-10-02

亦藥亦蔬的山藥

提到山藥,可別以為只有四神湯一種做法,只要加點創意,山藥就可以化身為藥膳燉品、四寶甜湯等養生餐點,不但營養不打折,口感更加倍!
2018-10-02

照顧好情人的胃!德國豬腳、巧達濃湯怎麼做

照顧好情人的胃,愛情才會愈釀愈香,與其在喧鬧嘈雜的餐館度過情人節,不如親手下廚,挑動情人的味蕾,在搖曳的燭光、慵懶的爵士樂中,一同享受靜謐的美味關係。
2018-10-01

喝水、呼吸也會胖?別再掉入肥胖陷阱!

你是否曾聽人抱怨過:「喝水、呼吸也會胖!」、「好不容易減了幾公斤,一鬆懈馬上復胖!」為何有些人明明食量大得驚人,卻不容易變胖?有些人努力減肥卻深陷「溜溜球效應」,在減肥、復胖中不斷來回?難道易(復)胖體質,都是基因惹的禍?有人說,小時候的胖不是胖,真是如此嗎?
2018-09-28

下午茶選水果,工作效率UP!

董氏基金會於2018年6~7月間進行「上班族工作效率與點心補充」網路調查,發現多數上班族在下午1~3點間工作效率最差。此時,有七成上班族會吃點心提振情緒,其中近九成會選餅乾、甜點、含糖飲料等;但分析顯示,吃較不健康點心者的疲倦感,是吃較健康點心者的2.3倍。
2018-09-12

手搖杯熱量驚人,1 杯就占每日總熱量的4 成!

手搖杯飲料營業額逐年攀升,預估年營業額已突破600億元,購買手搖杯飲料已是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手搖杯飲料實際的含糖量和熱量為何?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於2018年5~6月間,針對大臺北地區常見的連鎖手搖杯飲料店進行調查,共計調查18間連鎖飲料廠商、共31個據點,並根據熱銷品項隨機抽驗67款飲料的糖量及熱量,結果發現糖量、熱量都超驚人。
2018-09-12

手搖杯糖量標示「霧煞煞」 黑糖珍奶、冬瓜西谷米竟0熱量?

每到夏天就是民眾購買飲料的旺季,近年來在手搖杯飲料業者積極展店下,購買手搖飲料已是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衛福部於2015年7月實施「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規範手搖杯飲料業者需在販售店面明顯處標示飲料全糖的添加糖量及該糖量所含熱量,但這樣的標示規定真的有讓民眾更好理解嗎?
2018-09-12

不只護腸,多吃蔬果讓身心更快樂

根據董氏基金會歷年臺灣身體快樂指數調查結果發現,有近8成民眾表示自己常容易感到不耐煩!僅不到4成對生活感到滿足或快樂;6成民眾常有腸胃不適的問題,約4成民眾有腹瀉或便祕的問題。
2018-09-05

夏天吃對食物才開胃

夏天被熾熱的太陽晒得頭昏腦脹,容易令人胃口不佳、食慾不振。你會選擇涼麵、沙拉、水果等輕食來代替正餐嗎?這些常見的夏日飲食餐,怎麼吃才健康?
201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