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專欄

累了,我就回來休息

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描寫辭官歸隱田園的自在。我沒像他一樣「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不過,他描繪的「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在4月大地震後,卻意外成為我退休的生活寫照。
2024-10-23

「投資」時間和孩子互動,減少對電子褓姆的依賴

很多父母在公共場合為避免孩子在用餐、等待時吵鬧,遞上平板電腦或手機。「電子褓姆」看似能短暫安撫孩子,卻可能為孩子的長期情緒發展埋下隱憂。研究發現,情緒激動時常使用數位設備的孩子,後續情緒控制明顯較差。
2024-10-07

保存骨本、訓練肌肉,擁有逆齡人生

65歲以上民眾,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約45.8萬人),女性為18.6%(約43.8萬人)。擊退肌少症及骨鬆症的作法是「增加及保存骨本、訓練肌肉」,平日扎實養護,才有本錢對抗老化造成的流失。
2024-09-21

常覺得疲勞、頭痛?試試每天與人連繫互動來改善孤獨感!

近期新北市及高雄市皆傳出60多歲獨居者在家驟逝,鄰居發現不尋常而報警的消息。據內政部2023年統計,全國65歲以上長者獨居之住宅戶數達52.9萬宅,十年間漲幅近九成,連帶引發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孤獨死」……
2024-09-05

樂齡生活的「通行證」

美國總統拜登拋出退選震撼彈,可以說早有跡象,在6月底的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81歲的拜登對上78歲的川普,相較於中氣十足、手勢多變的川普,拜登則顯得老態龍鍾、動作遲緩,中高齡者必須及早培養體力和腦力,盡可能保留功能能力,才有助於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2024-07-26

身為父母的孤獨與倦怠

近期娛樂圈有兩起事件引發討論,一是銀色夫妻因孩子在國外闖入他人住家引發種種紛擾,太太覺得教養孩子過程未獲先生與其他人的充分支持;另一起則是某藝人堅信母親非自殺而拒絕認屍,許多人關注其母親自殺前與該藝人是否常爭執或有相處問題。這些事件也顯現了為人父母的孤獨感、缺乏支持與孤立無援的現象...
2024-07-10

養出好腸胃,篩檢揪出腸胃癌,更能享受活力人生

想顧好腸胃,飲食需均衡多元、高纖低脂少加工且不暴飲暴食;其次,規律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再者,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有助及早發現直腸癌、胃癌等。養出好腸胃,才能享受活力人生!
2024-06-28

AI是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助力嗎

《天兵阿榮》(Ron's Gone Wrong)是2021年的動畫電影,描繪未來人工智慧席捲全球,幾乎每位學生都有機器人朋友,主角卻遇到了秀逗機器人,因而產生冒險之旅⋯⋯然而,AI真的是幫助青少年擺脫孤獨感、憂鬱,促進心理健康的「助力」嗎?
2024-05-31

護理人力短缺須有全方位解決方案

少子化與高齡化加劇護理人員、護士短缺問題,影響醫療服務的穩定性和質量,政府提高護理人員薪資、大小夜班加給等只能治標,不能真正解決人力缺口,必須有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2024-05-21

打羽球手腕痛難好,哪些居家復健運動有助恢復

陳女士是羽球愛好者,運動後發現手腕隱隱作痛,擰毛巾或轉動門把時特別痛,就醫發現不是單純扭傷,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損。戴副木保護傷處4週後,又復健2個多月,手腕旋轉時仍會痛,到底怎樣才能更快好?
2024-05-14